背景技術:
目前,模壓托盤廣泛應用于食品快餐或果盤等,網購與外賣領域日益發展且被大眾接受,托盤的需求量巨大,在模壓托盤(例如吸塑類托盤或泡沫類托盤)在模切后,由于模壓托盤上有模切刀痕,很容易被撕開或裁斷,當模壓托盤在切斷機上被裁剪的時候,需要用手牽引模壓托盤,容易將模壓托盤從模切處斷開,造成裁剪后的托盤規格參差不齊,而且生產效率低下,費時費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總的來說是提供一種模壓托盤的牽引機及模壓托盤生產線;詳細解決的技術問題以及取得有益效果在后述內容以及結合具體實施方式中內容具體描述。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模壓托盤的牽引機,模切機工序連接有吸塑機;其設置在模切機的出口與切斷機的進口之間;
其包括機架、設置在機架上的送盤裝置以及壓盤裝置;壓盤裝置將模切機模切后的帶狀的模壓托盤貼合在送盤裝置上,送盤裝置與模壓托盤摩擦接觸,在該摩擦接觸的帶動下,送盤裝置將模切機模切后的帶狀的模壓托盤牽引出來并傳送給切斷機;送盤裝置與模壓托盤的最大摩擦力小于模壓托盤的模切痕處的拉力。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送盤裝置包括平行設置在機架上的漲緊輥與用于和電機傳動連接的主動輥,在漲緊輥與主動輥上套裝有主傳送帶,在主傳送帶外表面上環繞有柔性附著帶層,柔性附著帶層的上表面與模壓托盤的下表面摩擦接觸;主傳送帶的線速度大于或等于吸塑機的送料速度。
柔性附著帶層材質為海綿、棉花、毛發、無紡布或彈性布。
所述送盤裝置包括平行且間隔設置在機架上的至少三個與電機傳動連接的主動輥,在每個主動輥上均套裝有主傳送帶,在主傳送帶外表面上環繞有柔性附著帶層,柔性附著帶層的上表面與模壓托盤的下表面摩擦接觸;主傳送帶的線速度大于或等于吸塑機的送料速度。
壓盤裝置包括下端通過銷軸鉸接在機架上的主動臂、尾端通過銷軸鉸接在主動臂上端的從動臂、以及設置在從動臂首端且軸向與送盤裝置的傳送方向垂直的壓輥;在壓輥上設置有下端與模壓托盤的上表面滾動接觸的柔性壓輪;柔性壓輪對模壓托盤的上表面施加向下的正壓力。
柔性壓輪材質為海綿、棉花、毛發、無紡布或彈性布;柔性壓輪對模壓托盤的下壓力范圍為2N-20N。
壓盤裝置包括下端通過銷軸鉸接在機架上的主動臂、以及設置在主動臂上端且軸向與送盤裝置的傳送方向垂直的壓輥;在壓輥上設置有下端與模壓托盤的上表面滾動接觸的柔性壓輪;柔性壓輪對模壓托盤的上表面施加向下的正壓力;在主動臂的中部與機架之間設置有彈簧。
壓盤裝置包括設置在模壓托盤的下方的負壓吸口,負壓吸口位于所述送盤裝置的傳送帶間隙處或在送盤裝置的傳送帶上設置有與負壓吸口對應的通孔。
一種模壓托盤生產線,包括用于在模壓托盤板上吸塑凹坑的吸塑機、用于對吸塑后的模壓托盤模切的模切機、用于牽引模切后模壓托盤的上述的牽引機、用于對模切后的模壓托盤定尺寸切斷的切斷機、用于放置切斷后模壓托盤的存料箱;
所述模切機、牽引機、以及切斷機依次工序銜接;吸塑機、模切機與牽引機聯動設置;切斷機與牽引機互鎖設置。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切斷機包括水平設置的氣缸以及設置在氣缸活塞桿上的切刀,切刀的走刀方向與牽引機的傳送方向垂直。
本實用新型解決了模切機與切斷機的自動化銜接,通過摩擦力打滑設計避免撕裂模切處,通過柔性材料,實現無損保護牽引,避免損失凹坑,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用工量。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不限于此描述,為了更好的便于理解,在具體實施方式部分進行了更加詳細的描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立體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模壓托盤;2、模切機;3、牽引機;4、切斷機;5、存料箱;6、機架;7、漲緊輥;8、主動輥;9、主傳送帶;10、柔性附著帶層;11、壓盤裝置;12、主動臂;13、從動臂;14、壓輥;15、柔性壓輪;16、氣缸;17、切刀。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模壓托盤的牽引機,模切機2工序連接有吸塑機;其設置在模切機2的出口與切斷機4的進口之間;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有牽引機來替代人工,提到工作效率,減少廢品率,降低用工成本,實現自動化流水線作業。
牽引機2其包括機架6、設置在機架6上的送盤裝置以及壓盤裝置11;壓盤裝置11將模切機2模切后的帶狀的模壓托盤1貼合在送盤裝置上,送盤裝置與模壓托盤1摩擦接觸,在該摩擦接觸的帶動下,送盤裝置將模切機2模切后的帶狀的模壓托盤1牽引出來并傳送給切斷機4;送盤裝置與模壓托盤1的最大摩擦力小于模壓托盤1的模切痕處的拉力。
通過摩擦力帶動驅動模壓托盤1,通過調整摩擦力來保證牽引機不損壞不撕裂模壓托盤1,從而實現無損傷牽引傳送,實現模切機與切斷機自動化連接。
送盤裝置包括平行設置在機架6上的漲緊輥7與用于和電機傳動連接的主動輥8,在漲緊輥7與主動輥8上套裝有主傳送帶9,在主傳送帶9外表面上環繞有柔性附著帶層10,柔性附著帶層10的上表面與模壓托盤1的下表面摩擦接觸;主傳送帶9的線速度大于或等于吸塑機的送料速度。
通過主傳送帶9實現循環傳送,通過柔性附著帶層10增大摩擦力,實現柔性彈性接觸,從而不損傷凹坑,設計巧妙,解決了本領域的技術難題,
柔性附著帶層10材質為海綿、棉花、毛發、無紡布或彈性布等常用的柔性彈性件。
作為結構變形,送盤裝置包括平行且間隔設置在機架6上的至少三個與電機傳動連接的主動輥8,在每個主動輥8上均套裝有主傳送帶9,在主傳送帶9外表面上環繞有柔性附著帶層10,柔性附著帶層10的上表面與模壓托盤1的下表面摩擦接觸;主傳送帶9的線速度大于或等于吸塑機的送料速度。
壓盤裝置11包括下端通過銷軸鉸接在機架6上的主動臂12、尾端通過銷軸鉸接在主動臂12上端的從動臂13、以及設置在從動臂13首端且軸向與送盤裝置的傳送方向垂直的壓輥14;在壓輥14上設置有下端與模壓托盤1的上表面滾動接觸的柔性壓輪15;柔性壓輪15對模壓托盤1的上表面施加向下的正壓力。
柔性壓輪15通過自重壓在模壓托盤1,不損傷模壓托盤1,摩擦力大,通過打滑避免撕裂模切處,設計巧妙。通過增加配重砝碼,壓力可調。
柔性壓輪15材質為海綿、棉花、毛發、無紡布或彈性布;作為優選,柔性壓輪15對模壓托盤1的下壓力范圍為2N-20N。
作為改進:壓盤裝置11包括下端通過銷軸鉸接在機架6上的主動臂12、以及設置在主動臂12上端且軸向與送盤裝置的傳送方向垂直的壓輥14;在壓輥14上設置有下端與模壓托盤1的上表面滾動接觸的柔性壓輪15;柔性壓輪15對模壓托盤1的上表面施加向下的正壓力;在主動臂12的中部與機架6之間設置有彈簧。
通過調整彈簧,實現壓力調節。
作為改進,壓盤裝置11包括設置在模壓托盤1的下方的負壓吸口,負壓吸口位于送盤裝置的傳送帶間隙處或在送盤裝置的傳送帶上設置有與負壓吸口對應的通孔。
通過向下吸風或在上面吹風,實現附著,從而增大摩擦力,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本實施例的模壓托盤生產線,包括用于在模壓托盤板上吸塑凹坑的吸塑機、用于對吸塑后的模壓托盤1模切的模切機2、用于牽引模切后模壓托盤1的牽引機3、用于對模切后的模壓托盤1定尺寸切斷的切斷機4、用于放置切斷后模壓托盤1的存料箱5;從而實現自動化控制。
模切機2、牽引機3、以及切斷機4依次工序銜接;吸塑機、模切機2與牽引機3聯動設置;從而避免撕裂模壓托盤。切斷機4與牽引機3互鎖設置,從而實現牽引停止的時候裁剪,設計合理。
作為一種結構設計,切斷機4包括水平設置的氣缸16以及設置在氣缸16活塞桿上的切刀17,切刀17的走刀方向與牽引機3的傳送方向垂直。
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成本低廉、結實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簡單、省時省力、節約資金、結構緊湊且使用方便。
本實用新型充分描述是為了更加清楚的公開,而對于現有技術就不再一一例舉。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作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多個技術方案進行組合是顯而易見的。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